当前位置: 首页 >> 应用心理专业 >> 正文

从众效应——“随大流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2-10-30 [来源]: [浏览次数]:

一位在物资短缺年代养成排队过敏的读者,撰文在一家报纸上发表一则笑话: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对绵延如龙,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自觉贻笑大方,赶紧悄然退出队伍。这就是盲目从众闹的笑话。

从众就是指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标榜自己有个性,但很多时候,我们却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随大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那些自己不太了解,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们一般都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参至孝至仁,他的母亲对儿子极为了解。有同名同姓的另一个曾参杀了人,有人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杀了人了。”其母不信。过了一会,又跑来一个人,说:“曾参杀了人了。”其母将信将疑。又有第三个人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了。”话音未落,曾母已经翻过墙头避开了。“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压力是从众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一个团体内,谁作出与众不同的行为,往往会招致“背判”的嫌疑,会被其他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罚,因而团体内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

美国霍桑工厂的实验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工人们对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个标准,完成这些工作量后,就会明显的松弛下来。因为任何人超额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员提高定额,所以,没有任何人去打破日常标准。这样,一个人干得太多,就等于冒犯了众人;但干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因此,任何人干得太多或者太少都会被提醒,而任何一个人冒犯了众人,都有可能被抛弃。为了免遭抛弃,人们就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而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