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服务与成果 >> 正文

价值目标模糊导致高校教学有形无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09-06-12 [来源]: [浏览次数]:
有学者认为,大学中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学问过于高深,以致使有些学生“听不懂”。但学生今日“听不懂”的内容,却可能成为其日后成才的重要知识资源,因而应该“让‘听不懂’的老师讲下去”(《南方周末》8月22日24版)。笔者以为这是一种理性的声音,也是维护大学教学多样化形态的应有态度。
然而,经常听一些在著名大学中读书的学生抱怨,他们的一些老师的讲课,要么是根本听不懂的“玄学”,要么是毫无意义的各种学术界“八卦”,而将书本搬到多媒体上的照本宣科方式则最普遍。总之,学生很沮丧,感到现在大学中的有些教师,并没有一心一意地做学问。而有些貌似做学问的教师,所做的却是背离社会常识或人类社会普世价值观的伪学问。仔细倾听学生们对本专业各种学术观点及教师的评价,笔者感觉他们还是有学术方面的鉴赏能力的,特别是能够将没有真才实学的教师与有真才实学但却不善表达的教师区分开来。由此笔者推想他们说的“听不懂”,可能是另外一种“听不懂”,亦即是那种没有教师自己的独特思考、但却对国内外的一些时髦理论生吞活剥、东拉西扯,致使理论晦涩难懂、诡异庸俗得让人“听不懂”。
身居高校,感到我国目前一些大学的教学现状,可以用“有形无神”来概括。亦即一些高校的教学,有教学的过程和形式,但缺少教学的品格和精神。其表现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有些大学教学管理的制度和趋向,是鼓励灌输性教学而抑制启示性教学的。其教学检查、评估、督导的内容,都要求教师进行以教材为基础的“标准化”教学,排斥和反对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和试验,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要求很难得到教学制度的支持。而教师基于教学安全和成本方面的考虑,自然会选择最安全、最轻松的灌输性教学方式,使大学教学难以从灌输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二是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追求“统一性”的特征,使其鼓励接受性教学而冷漠发现性教学。因为接受性教学便于规定统一的教材、教案、作业、试卷、标准答案,便于对教学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性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则要复杂得多,其过程难以进行技术性管理,结果难以进行技术性检测和评价,因而被教学管理所排斥。只是这种善于管理和评价的接受性教学方式,却不便于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大学中难以培养出钱学森老先生所期待的创新性人才。三是大学管理中的形式主义特征,与流行于大学中的功利主义思潮相结合,使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强烈的应试主义倾向。这种现象使教学的价值目标模糊,失去在观念形态上对教学进行理性引导的作用,致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目标往往是完成教学任务或达到让学生满意,学生的目标往往是考试及格、优秀及顺利地拿到文凭,教学管理部门的目标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维护教学纪律。这样,各方面的目标虽然都有基于自身理由的合理性,但却没有汇聚成促进学生健全人格成长的整体性,教、学、管三方面目标的各自工具性、功利性取向,使教学缺乏在整体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意识和力量。
中外教育的历史和经验都表明,搞好教学的关键是要有好教师。而在优秀教师的选拔方面,蔡元培先生的标准可谓经典。他说:“延聘教员,不但是求有学问的,还要求于学问上很有研究的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的。”蔡先生的标准简单地说就是“热心积学,堪为人师”。
与此相异,我国如今有些大学的教师选聘,由于受高校性质和宗旨模糊、行事逻辑复杂混乱现象的影响,形成了同一高校中教师选用标准“十里不同俗”的现象,虽然也有知识、文凭、能力等方面的选聘标准,但这些标准往往会被金钱、权力、关系所扭曲,使一些并不具备教师资质的人进了高校。而这些不适合做教师的人所从事的教学,自然会出现教师离开书本便“讲不清”、学生要么没兴趣听、要么听不懂的现象。由此看来,大学中的问题从表面看是管理问题,但根子却是制度和观念问题。大学要进步,就必须革新教育观念,改革各方面的制度。